元培智庫力薦:一麥說品牌
來源: 發布時間: 瀏覽:次
時間,是生命最好的沉淀,是可以檢驗一切實踐的結果。從2003年開始,她在同一家品牌集團積淀十年,一路從基層員工成為集團副總裁,為集團培養了近萬名優秀人才。2014年,她走向自主創業的道路,聚焦于品牌戰略頂層設計。操盤200多家品牌戰略頂層設計、舉辦近千場品牌培訓……她是北京合豐品牌設計有限公司創始人一麥,潛心于品牌領域二十載,以獨有的品牌智慧賦能中國品牌持續升級。
品牌的“道”與“術”
從制造大國向制造強國邁進,全方位升級中國制造品牌,形成一批具有全球影響力的“中國制造”卓著品牌,是中國強國戰略的必然要求。作為在品牌領域耕耘二十余年的“老兵”,一麥深感肩上重任,她希望能以積淀多年的理論智慧和實踐經驗,為中國制造品牌的升級貢獻自己的能量。
多年來,一麥分析研究過無數品牌的沉寂和落寞。在她看來,大部分品牌的失敗在于未能精準區分 “道”與“術”。道,是品牌頂層戰略設計;術,是多元的具體執行手段。一麥說:“有道無術,術尚可求。有術無道,止于術”。在道的層面一旦出現戰略偏差,將會是品牌和企業的致命傷。而如果在道的層面戰略選擇正確,便可以盡情圍繞戰略方向進行多元操作,以實現品牌的戰略目標。
改革開放的四十年里,成就了很多國內企業和品牌。但他們的成功更多是資源和時代的產物,想要在新的時代下實現品牌的升級和躍升,勢必需要對品牌重新進行定位。
從“品”到“牌”
有了品牌戰略思維,更需要品牌戰略方法論來作為支撐,才能最終實現從品牌到爆品的成功路徑。一麥及團隊凝練出了6C品牌精準定位的實戰方法論,廣義地從客戶、品類、溢價、格調、個性5個維度,鎖定一個核心定位作為主線的定位方法論;創新決定你能飛多高,品質決定你能走多遠,品牌能決定你飛多久;品牌思維的頂層邏輯是發散多元,底層邏輯是收斂聚焦,才能構建完整的品、牌兩個系統。
烏龜與兔子
每一個成功的品牌背后,都有一個苦行僧式的領頭羊。一麥說:“做品牌更是需要耐力、毅力、心力并行的綜合工程。既要有做孫子的忍耐力,又要有具備兔子的狂奔反應能力及烏龜踏實而小心翼翼的能力。
在一麥看來,每一個品牌的成功正是源于創始人戰略選擇的個人格局。一麥用《中庸》中的“溥博淵泉”來形容企業家的胸懷和格局以及戰略定力,帶領品牌成為價值鏈的領導者、行業的先驅者,才能坐穩行業頭把交椅,走向一個又一個新的時代。
如同一麥所說,中國品牌的升級離不開有遠見、格局的企業家。他們是品牌頂層戰略設計的一錘定音者,在他們的帶領下,企業才能保持戰略定力,以十足的底氣完成品牌升級。尤其在當下這個全新的時代,消費升級、經濟轉型之下,消費者與品牌之間正在形成新的鏈接關系。在這風起云涌的時代,企業和品牌如何取舍,在正確的航向上直掛云帆,是值得每一個企業思考的時代命題。